BPM值究竟是什么意思?杨瀚森的BPM值为4.04,高居国际新秀第一位,这意味着什么?能帮他获得更好的选秀顺位吗?NBA选秀专家刚刚公布了一组国际球员的BPM值数据,杨瀚森断档领先第二名的诺阿朋达,而能挤入榜单前十的居然还有BPM值为零的球员。

首先解释一下,所谓的BPM值,英文是box plus or minus,看到名字里有加减俩字,相信大家猜到了,肯定和正负值有关。BPM值却是一种比较高阶的正负值,不同于每场比赛的直接正负值。BPM要参考场上的所有数据,包括得分、篮板、助攻、抢断、盖帽以及失误、犯规等等,每个数据都有相应的计算系数,然后带入一个复杂的公式。

那么计算出来的数字是什么意思呢?其实就是球员每百回合的贡献和百回合正负值差不多,只不过参考的条件更多更全面,得出的结果也更科学。另外一个联盟中的总BPM值为零,这个好理解。因为如果你的贡献是一,对手的贡献就是负一,整个联盟的BPM值加起来刚好是个零。所以BPM值经常用来证明球员的百回合表现是否高于联盟平均水平。说到这儿,大家应该都明白BPM值的意思了。

那么杨瀚森4.04的BPM值是什么水平呢?首先第二名的诺阿朋达只有2.48,但他的最高预测顺位却来到首轮第22,最低也是次轮前几名。而在NBA联盟中,因为总BPM值是0,所以肯定也有一半人是负数。那么BPM值高于8的就是MVP水平了,高于四则是全明星水平,高于二就是十分合格的板凳匪徒。
就算BPM只有0,也代表你不是副作用。举个例子,今年常规赛火箭队BPM值最高的是申京4.4,阿门第2.1,美甲哥是0.5,也很符合他的表现了。狄龙是-1.4,史密斯是-0.7,而季后赛期间全联盟排名第三的是亚历山大,BPM值是9.8,第二是约基奇的10.7,第三是字母哥的11.4。这三位刚好也是标准的MVP级球员。而回到今年参选的新秀身上,BPM值断档领先,那就意味着杨瀚森是这些年轻人中对比赛贡献最大的,且远超其他人。难怪之前我们看杨瀚森的联合试训,总感觉是大人打小孩。
不过BPM值也有不全面的地方,上面已经说过了,这次统计的是球员所在联盟的BPM,因为这些新秀都来自不同的联赛,联赛水平各有高低,BPM也不能作为统一的参考。比如第二名的诺阿朋达,他打的是法国乙级联赛,倒不是说法乙就比CBA高级了,而是人家那个联赛规则,每节十分钟,每场40分钟。球员数据肯定就没有48分钟的CBA这么好看。而且我查了一下这个诺阿庞达所在的球队为杰克莱姆,上赛季排名法乙第八,球队场均得分81.13,而常规赛第一的球队是82.03,哪怕联赛第16的球队场均得分也有80.42。这就说明他们联赛水平差距不大自然,也就很难打出更高的BPM值。
再来看看CBA,青岛队本赛季场均105.9分,排名第一的山西是110 4点8分,倒数第一的江苏92.8分。比赛差距太明显,BPM值自然也就高了。所以说虽然小杨的BPM值很高,但这么跨联赛和别人对比也不公平。相信NBA球探们肯定也都能考虑到这一点。不过无论如何,杨瀚森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,他是新秀球员中少有的能提供即战力的。就算没有今天这个BPM值的加持,我相信杨瀚森最低也是次轮前几位的新秀。